点击下载:
连云港市、徐州市、宿迁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生物 第页(共8页)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苏北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
生物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生命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糖和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葡萄糖
B. 磷脂、DNA、ATP,组成元素都有C、H、O、N、P
C. 细胞内DNA分子和R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D. 无机盐离子在生物体内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2. 右图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增加酶浓度,则曲线可由b→a
B. 若增加底物浓度,则曲线可由c→b
C. 若该图为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曲线,则a对应的pH为最适
D. 若该图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曲线,则c对应的反应温度低于a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染色或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可分别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
B. 用台盼蓝染液进行染色,可鉴别酵母菌细胞的死活
C. 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快慢可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作用后颜色由无色变为灰绿色
4.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②、③、④
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②、④
C. 过程①、③都消耗ATP
D. 过程①消耗的CO2普遍少于②产生的CO2
5.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磨叶片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B.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C. 若菜叶剪碎不够充分,则提取的色素种类将减少
D. 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宽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
6.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B. 正常细胞中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 分化方向不同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相同
D.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7.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注射R型活细菌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R型活细菌
B. 注射S型细菌的DNA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S型活细菌
C. 注射S型活细菌及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可能死亡
D. 注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液,小鼠可能死亡
8.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肌肉萎缩的遗传病。下图为研究人员调查的一个DMD家族系谱图,已知Ⅱ-3、Ⅱ-9均不带有任何致病基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DMD相关的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 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
C. Ⅳ19为杂合子的概率是5/8
D. Ⅳ22患DMD可能由缺失一条X染色体所致
9. 关于双链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有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含有3a-2n个氢键
B. 32P标记的DNA分子,在不含标记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分子中有标记的占1/2n
C. 细胞内全部DNA分子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 在一个DNA分子中,A+T占M%,则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10. 下图1为某果蝇染色体上与白眼基因S有关的示意图,图2为该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 该果蝇体细胞中可能没有与S基因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B. 图2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C. 由图2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
D. S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的I区段
11. 右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B. 激素①、③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C. 出现尿糖现象就可以判定此人是糖尿病患者
D. 若胰岛B细胞受损,则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
12.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 生物的适应性是由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作用的结果
D. 对生物进化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13.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选择或实验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或方法
A 蛋白质的鉴定 可选用新鲜的或煮沸过的豆浆作为材料
B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可选用黑藻叶片作为材料
C 探究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将插条浸泡在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D 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采用随机取样
14. 右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乙、丙都能增殖分化
B. 细胞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细胞丙只能通过过程b产生
D. 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以使抗原A失活
15.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a1>a2>a3>a4。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 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
C.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位于m3、m4之间
D. 若a1和a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m1与m2也相同
16. 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
B. 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
C. 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亲本的优良性状
D. 培育过程都用到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17. 下图表示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可以和甲特异性结合
B. 图中细胞融合过程常用聚乙二醇处理
C.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后获得的细胞均能增殖
D. 需对丙进行抗体检测,经过筛选后才可获得丁
18. 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超数排卵
B. 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等结构发生在囊胚期
C. 若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滋养层则不必
D. 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19. 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 为了提高发酵产出量,果汁或豆腐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C. 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短时间后将发酵瓶密闭
D. 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20. 下列关于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有利于酵母菌的活化
B.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进行小火或间断加热
C. 将溶化并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直接转移至注射器中
D. 将制备好的凝胶珠放入氯化钙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左右
二、 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代谢旺盛的真核细胞,核孔的数目一般较多
B. 溶酶体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C. 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都能发生生成水的反应
22.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c的二倍体小野果。下图为某科研小组以基因型为aa的野生猕猴桃种子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无籽猕猴桃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 过程④⑦可能都用到秋水仙素
C. 过程⑤的两个亲本存在生殖隔离 D. 过程⑥得到的个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23.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下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己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瘦素合成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B. 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 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2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不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
C. 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可发生变化
D. 若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上进行
25.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 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 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 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较差,故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5分)
三、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计65分。
26. (8分)下图1表示物质运输的不同方式示意图(图中■、▲、□、○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图2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图1中“P”侧属于细胞的________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 图1中b、c方式运输的特点有逆浓度梯度、________、________;物质X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
(3) 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图1中a方式,Y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填序号)。
①X离子运输中的梯度动力 ②ATP直接提供能量
③光能驱动 ④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4) 据图2推测,限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7. (8分)在农业生产中,高温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下面是关于不同程度高温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高温对黄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图2 恢复生长5天后的净光合速率
(1) 由图l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持续时间延长,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由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2) 欲探究高温造成的损伤是否可恢复,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各组植株幼苗在中度高温、极端高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3、5、7、9、11天,再转入正常温度条件下恢复生长,5 d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得到图2所示结果。分析图2可得出结论:中度高温________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可基本恢复,极端高温________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可完全恢复。
(3) 研究人员发现高温还能诱导细胞产生自由基从而影响到膜的稳定性,同时发现热激蛋白(HSP)是机体受到高温伤害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应激蛋白。据此分析:
①一方面HSP可以帮助变性的蛋白质恢复________进而恢复功能,或者促进变性的蛋白质降解;另一方面,一些HSP与膜脂结合,限制了膜脂分子的运动,降低膜的________性,以稳固膜的结构。
②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热害初期可通过外施一定浓度的Ca2+来缓解高温热害对作物减产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Ca2+通过________来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28. (8分)某实验小组以洋葱为对照,研究三种常见的园林植物蔓花生、白蝴蝶合果、大叶红草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测定了其生根数量及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制作装片过程为:
根尖